30年老透天漏水改造不簡單!四周無牆、鄰居屋頂一踩就破,40坪鐵皮屋雨遮如何克服施工難題?從詢價消失到重新聯繫,屋主兄弟的選擇經驗全公開
苓雅區四維路,40地坪大透天,屋齡超過三十年,因屋頂漏水嚴重,找了三家比價後,最後決定是找鐵師傅施工。
四維路透天鐵皮屋雨遮,網路詢價前後流程
本來是在網站上留言,2023年8~10月,那時看了兩次現場,中間一度說,十月份要做,突然消失沒消息。
.png)
.png)
要做的項目,原本有鐵皮屋,跟側邊的外牆鐵衣,頂樓的安全欄杆要改成白鐵的。
中間屋主也有找其他家比價,屋主說的東西都一樣,奇怪的是,每家最後報價單上,出現都不太一樣,也沒跟屋主說明,中間的利害關係。
對了,其他家都是主打免費估價,鐵師傅,是有收車馬費,才去場勘的。
場勘,跟屋主面對面討論的,才是多年施工經驗的展現,一場起碼都要接近一小時的時間,再來前後的交通時間,算算就是兩個小時,一個上、下午的時間就過去了,加上1~2個師傅的工資,這些都是工廠的前期投資。
最後是預算關係,外牆鐵衣沒做,只有作鐵皮屋雨遮,跟兩截式的鐵工樓梯。
問了一下其他家的報價,鐵師傅雖然是裡面最貴的,但規格跟尺寸,都是最詳細的,以總工程款來看,也大約在13%左右的空間,已經有算量大的優惠,其他家多是“一式”待過,這是屋主要篩選是一大難度。
一般民宅的鐵皮屋大多在20坪內,這場總量在40坪上下,分別是22、5、13,該給的量優惠,也有回饋給屋主,加入屋主還有在講齊頭優惠,願意施工期間,上、下午一次飲料補給,鐵師傅當然是在小量回饋給屋主,大家互相。
找鐵師傅施工,監工跟施工品質誰來?
四維路鐵皮雨遮工程,這場比較有趣,屋主是一對兄弟,要做哪些,跟規格,是哥哥比較懂,但是哥哥在新竹上班,要排休才能回高雄,弟弟是在高雄上班,但對於工程不是很懂,喜歡上網找一些資料在現場討論。
做工程,最怕遇到雙頭馬車,最好是有一個人做主。
這場他們兄弟就講好,由哥哥當最終定案,弟弟在現場看,如果有任何疑問,先找現場工頭討論,如還有疑問,再由哥哥跟工頭互相討論。
因為報價的基礎,是先由雙方討論要做哪些,需要哪些工料,才有辦法估算出,如果屋主看到成品後,覺得需要修改,如果沒在報價基礎上,再由雙方討論是否需要追加。
最大的糾紛,出自兩方認知的不同,鐵師傅做網站的最初動機,是把常見細目,施工注意事項,也放在上面。
常聽人說,找認識的工班,或是老師傅,比較不會有問題。
但根據鐵師傅的多年經驗,這句話存在很多執行困難,有時你錢花得到位,還得不到相對的品質。
你看是沒問題,但有時候,鐵師傅忙不過來,或是距離比較遠,交通費累加對屋主不划算,找就近的工班,是先有交代重要注意事項,中間去抽查幾次,有些還是不合格,請他們修改到合格,試了兩三次,再不行,直接就換其他工班。
40年大地坪透天,老屋常見問題
老屋很有趣,20年內的,多少都會有問題,20~40年,不知道是當時的師傅技術比較好,還是蓋房子的人沒這麼多,遇到有問題,超過20年的,在鐵師傅的看法中,都已經算是很厲害了。
這間比較大的問題是,側牆漏水,但兩邊都不好施工。


左邊底下是別人的屋頂,鐵皮屋頂已經生鏽到,一踩就可能破了,要穿鐵衣,也無法搭施工鷹架,不然就是要抓一筆費用,直接幫別人換屋頂。
右邊是有內縮十公分,但一樣碰到是別人的屋頂,也是一踩就可能破的那種,這也就放棄了。
再來的選擇,不搭施工鷹架,吊車因為空間問題,只能掉進前半部。
頂樓鐵皮屋雨遮,四周無牆的的構造
主要是頂樓漏水面積已經太大,這次才會想要靠鐵皮屋來改造,但是不好施工,因為頂樓就類似獨立空地,四周沒牆可以加固,也不像之前軍規的醫護所車庫,底下有強大的水泥地可以固定。
這點,在當初場勘的時間,鐵師傅就有跟屋主說明,這個需要另外的費用,挖洞打下去到結構層,柱子頭部分,再用無收縮水泥,做一個小山丘,幫助洩水。
屋主的表情就很好玩,其他兩家,都沒跟他提醒這一點,屋主不懂,沒要求是正常,但工班師傅,沒主動提出,就是沒看重自己的職業。
有人也許會說「老師傅比較厲害,估價已經有包含在內」,看官們,醒醒吧,報價單上,沒有出現的東西,你覺會憑空出現在你家嗎?
有沒有一種可能,是其他工班的「經驗」告訴他們,有沒有都無所謂,加上去,報價又多一筆費用,這場就可能拿不到。
室內上頂樓的爬梯?有扶手的樓梯?
頂樓常做的是一字型的爬梯,但這場屋主兄弟考慮到的是,他們很喜歡去頂樓清水塔,做做小玩意,加上怕將來年紀有了,為了好爬,選擇做跟室內樓梯類的樓梯,未來去頂摟,要拿工具上也方便。


在現場測量後,基本的要求空間,起碼是寬 1.8 長 1.2,現場就空間不足,但屋主就堅持要,後來兩個師傅在現場、討論、測量,花個十多分鐘,靠女兒牆延伸出去做平台,再預估一下高度,跟踏階、踏高,這座樓梯才比較符合人體工學。
不然最終的打算,是一樣做給屋主,但是空間不足,會比較陡,不好使用,幸好每次出門幾乎都是兩個師傅,不太會發生一個人出門,被曬到熱當機,有些地方沒注意到。
四維路老屋透天,施工紀錄分享
總共要做三處鐵皮屋,頂摟四周無靠的鐵皮屋,頂樓前陽台,三樓後陽台,因為頂樓要坐牢固點,需要向下挖洞做基礎,才有法詳細測量。


挖洞完,才有法詳細測量,測量過程中,就能知道完成面大概到哪,有什麼問題,也能馬上跟屋主討論。
接著就是工廠預製,進度到哪,會跟屋主回報。

接著要排進場時間,先把骨料吊定位,鐵梯也要先上。




這次的重頭戲,鐵梯,如果不准,現場會改到懷疑人生。


幸好一次安裝完成,都沒需要改。這鐵梯,不用扶手也能走得安穩,因為屋主兄弟,時常會爬上去清混擬土的水塔,所以希望能做舒適點。
不然一般都是,都是像這種的,全白鐵的一字型爬梯,價格也比較便宜。

鐵梯完成的俯視圖

接著組裝頂樓的H鋼鐵皮屋骨料,因為空間大多不大,每根都是人力搬運,組裝,如果遇到大熱天,半小時多就要休息一次,施工時間會拉長。

鐵皮屋,最熱的都是在5~8月,偏偏大家都喜歡在這時間點,突然想起要做鐵皮屋。
鐵皮屋大月,5~8月,工作量大,白天可做的時間又短,價格自然會高點,通常這時間點,好的工班,都不缺工作。
這次鐵皮屋組裝,需要用到吊車,因為屋寬接近六米,總長度16米,在空中,用人力搬運危險,加上酷熱,吊車錢已經預估在工程款中,會另外報價。



三樓後陽台

有跟柱子,需要立在女兒牆上,牆後有超過20公分,載重力夠,在詳細測量時,已經有跟屋主說,因為前後拆太多。

從頂樓看後方

先全部告一段落後,要先把之前頂樓挖洞的,補點水泥,增加強度,下次進場,看狀況是否需要修補。
這一律都是用無收縮水泥修補,要比地面高點,能有洩水功能,美觀非鐵工廠專業。
這一點點的工作有問過土水統包,十個柱腳,報價就要兩萬,因為一點工作,價格自然高。
鐵師傅當初報價時,有跟屋主說過,鐵工補洞,一定是沒像土水的美觀,但使用上是沒問題。



這有一點小缺失,之後干掉再來看,有些會凹陷,就需要再修補第二次,旁邊洩水波度不太順的,也順手幫屋主補一下。


這裂是一定會裂的,就在補一次,修整一下坡度就可。


骨架全部打好後,才有辦法量浪板跟包角,準備叫浪板的料。


進料時,叫盛餘的料,上面都有證明,可以讓屋主驗料。

由於這坪數大,又是颱風過後,這次找專門蓋浪板的合作廠商來處理,40坪,一次都來七八個人,兩天就解決。

細節還是要注意,鐵師傅這邊有派一個人,在現場負責處理細節,注意事項。


頂樓鐵皮屋完成圖

這裡有個小插曲,全部做完,屋主覺得搖柱子幅度過大,問能否加費再加強,鐵師傅有跟他解釋,因四周都沒牆壁可以靠,只有靠底部跟欄杆,多少會搖,這不影響牢固性。
屋主還是覺得很危險,最後加費,又全副武裝來一次上工,補風拉鐵,加個兩組後,搖起來就小很多。


苓雅區鐵皮屋,施工過程檢查
事先要做前,討論就來回快一個月,加上一開始又是三家比較,又兩週,鐵師傅也不是裡面最貴的,只是場勘時,問的問題最多,待的時間也比較久,這都是車馬費 五百 的回報率。
頂樓安全欄杆,要不要改白鐵的
其他家都有報,鐵師傅也有報,但看過現場後,他只是外表生鏽,還是能牢固的,只需要再補油漆就好。
加上預算的關係,欄杆接近 50米,一米都要3500左右。
頂樓欄杆就是安全第一,又不常使用,最後定案是不用。
要爬梯?還是鐵梯?
上頂樓,舊式的是一字型爬梯,屋主兄弟都覺得不好爬,要帶工具上頂樓不好爬。
加上年紀有了,直上直下不好爬,所以堅持要鐵梯,可以解放雙手,拿東西上去。
現場大小長寬都不足兩米,可以做樓梯的空間不足,只好把平排向外延伸。
在那個角落,吊車叫不到,上方也不能用小金剛。
只好現場全人力安裝,起碼都要有四個人,才有法處理。
幸好詳細測量時,不同師傅同一地方,大小細節,重複測量了三次,跟現場尺寸一樣。
頂樓獨立的鐵皮屋,到底需不需要底座
其他兩家都沒報,都是看一眼,量尺寸,就下課。鐵師傅是堅持要有底座,又多一筆費用。
每組工班對安全的認知不同,老師傅都掛在嘴邊:『這沒問題,我都作那麼久了』
鐵師傅習慣起碼兩個人出門,不然再忙,一個人去時,回去會再跟專門做這類的師傅在討論一次。
因為鐵工工程比較雜,有些東西沒估到價,看是工班要認賠,還是想其他法子,“符合成本”。
如果場勘,收車馬費,只跟你說這邊幾坪,其他都不問清楚,鐵師傅收得不安心,再來遇到要做時,後面問題一堆。
寧可事先麻煩,少接一些件,也要把每一場都做好。
鐵工廠 常用行情表
站內搜尋 202X (最新年度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