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業主對於報價都很好奇,為何一樣的坪數,不同師傅的報價就是不一樣,還有些師傅更厲害,沒去現場量過就能夠報價,網路上詢價的也是如此,這到底又是甚麼原因?
這有幾個方向可以討論,如果你做的是大眾化的選擇,如車庫遮雨棚、陽台採光罩、不鏽鋼防盜窗等等,一般的公寓大門,硫化銅門等等,都是屬於這類的,大多是有行情,即是一般公式可以換算,而沒去看過現場的鐵工師傅,都會先大約抓高個兩至三成,當作預備殺價的空間,或是有些鐵工師傅,直接用最低成本下去報價,到時要做時,看是要事後追加,還是簽約時,在把價格拉高,這些情形都時有所聞,也是為何大眾對於鐵工觀感不佳的地方。
其次,有到現場看過之後,直接跟你說大約多少錢,也沒大致跟你說明工法有哪些?注意事項有哪些?只能照他的傳統做法去施工,若是你有自己的想法,或是想要注意的細節,都沒在討論,等到完工時,才會有雙方認知的差距,這是一般消費者不會知道的細節,因為傳統鐵工都是照老派的施工法,也不一定會跟業主溝通施作重點,大部分都已經在工廠預製完成,才到現場安裝,而業主一看到成品時,跟自己預想的不一樣時,心中自然無名火就起來,這也是常見的糾粉之一。
最後,就屬於後端比較暗黑的作法,在料上面偷工,型號給你用不一樣的,或是管料的大小叫不一樣的料,如果簽約時上沒有註明,黑心師傅為了多賺點,當然是用比較低成本的,去報行情價,賺取中間的價差。接著還有可能是像是,烤漆的種類差別,噴漆用的油漆大小品牌,結合處焊接的緊密度,這些都有機會動手腳,預製時間不一樣,算出來的工資成本就不一樣,損失的都只是消費者的權利,好的施工品質跟不良的,差別在耐用度,正常使用可以達到十年的話,不良的可能只有三到五年的保存期,如開口笑、鐵鏽出現。
鐵工達人王鐵鴻,對於自己的施工品質有信心,再加上接近20年的經驗,南部地區大型建案,或是一些大小工程都有接觸過,相信只要以行情價去服務,幫客戶解決有關鐵工的大小事,事前的工法溝通,用料說明,合約規費,在雙方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上,一定能夠如期按圖施工,解局客戶有關住宅的大小事。
一樣坪數,不一樣報價,差距在哪?
點擊便能為這篇文章進行評等!
[評等總次數: 0,平均評等: 0]